知名专家霍韶军:医路前行初心依旧
——记医院泌尿外二科主任霍韶军教授及团队
对于患者来说,他是值得信赖的知名专家;对于年轻的同事来说,他是亦师亦友的长辈。他就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泌尿外科的岗位上闪闪发光。从医近三十载,变的是容颜,是日益精进的医术,不变的是他一心为患者驱除病魔、守护百姓健康的医者初心。他就是医院泌尿外二科主任、该院“十大知名专家”之一霍韶军。
立志从医,快乐着患者的幸福
每天清晨7时许,医院泌尿外二科病区就会出现霍韶军的身影:他轻轻走过,进入办公室后,就开始反复仔细查看科室里重症患者的病情信息;8点他就会奔向病房,向夜班的医生护士详细了解病人夜间的病情变化,会商病人的病情、用药等情况;8点半左右,进入手术室,开启一天紧张忙碌的“手术时间”……霍韶军每天享受着工作连轴转的充实、患者们逐渐康复的快乐。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掌握最好的技术,解决患者最迫切的疾病痛苦,这是医生的本分,也是我从医的初心。”行医近30年来,霍韶军一直把救治更多的患者,维系更多家庭的幸福,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
霍韶军的从医之路始于家庭,作为村医的兄长给了他强烈的影响。每当看到兄长的幸福感源于治愈了病患的病痛,成为一名济世良医的理想,便在霍韶军年少懵懂的心中生根发芽。
时光不负有心人,从大学毕业到成为我市泌尿外科的知名专家,28年的行医光阴里,霍韶军毫无保留地付出心力,践行着自己的医者初心。“其实我只是做到了一个医生的本分。”霍韶军说,从老师的手把手带着开刀、缝合到如今自己也要指导研究生学习;从泌尿外科的开刀手术到微创手术;医院即将开展的机器人手术,每一步发展固然有个人的努力,医院对自己的培养分不开,“医院从几层楼房、几个手术间到如今两个院区、几千名职工,从每日几台手术到如今每日几百台手术,我个人的发展历程其实就是医院近三十年的发展缩影。”
潜心医术,执守着医者的初心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紧跟医学前进步伐。”在泌尿外科专业领域,霍韶军最深的感受就是科技进步快,技术更新快。这也激励着他在从医路上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自我提高。
“工作不能耽误,进修、学习都只能放到节假日,没办法,这也是我们这个职业的常态。”满怀着对职业的执着追求,这些年里,霍韶军和他的团队一直同步走在泌尿外科技术发展的前列,多项最新技术在我市率先开展,让更多的患者受惠:他带领大家将睾丸扭转的诊断率大幅提高,二十年来使无数青年人的睾丸避免了切除;他多次外出学习肾移植,使医院的肾移植手术成功率接近%;他优化泌尿系结石感染性休克治疗流程,使该病的死亡率大大下降;他改变传统的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方式为显微镜下手术,使其并发症、复发率显著下降……
医者仁心,温暖着患者的病痛
“我们理应以花钱少、痛苦小、效果优的原则来解除他们的病痛。”基于这份仁心、基于这份真情,工作中的霍韶军,总是认真、细致、真诚地对待每一位患者。特别是一些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的患者,他总是竭尽所能地为他们精打细算,“尽快检查、尽快手术,少让患者住几天院,这样他们就少花钱,手术中尽量少用昂贵的材料,在保证手术效果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为患者减少经济花费……”
精密的医疗仪器、冰冷的手术刀,也因着霍韶军的这颗仁心,变得有了暖意。
科室建设,引领着团队的航行
医院泌尿外二科是邯郸市重点学科,也是一个充满朝气的以年轻人为主的团队,成员大多为八零后,学历以硕、博研究生为主。在科室建设过程中,霍韶军特别看重对年轻人的培养,乐于传帮带,给年轻人成长空间,每次开展新手术,都鼓励年轻人多学习、早上手。他还经常鼓励年轻医生多走出去参加各大学术活动,每周三上午要全体业务学习,用实际行动帮助他们早日成为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
此外,霍韶军根据科室里每个医生的特点,让医生有针对性地确定主攻研究方向,目前该科下设了结石、肿瘤、前列腺疾病、腹腔镜组及男科组五个“亚专科”,达到了省、市先进水平。霍韶军始终认为,术业有专攻,“亚专科”的推行,会使医生在自己的专业上有更高的诊治技术,进而提高整个团队的医疗水平。
他还注重提高科室泌尿系手术的微创化水平,目前,对于95%以上泌尿系疾病,科室都可以进行微创化治疗,有效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发生。
荣誉架上的一面面锦旗,抽屉里的一封封感谢信,是无数病友心声的真实写照。而在霍韶军的心里,锦旗、感谢信以及那一摞摞荣誉证书,不仅仅是荣誉和成就,更是鞭策他带领团队提升诊治水平、向区域泌尿外科中心目标迈进的动力。
邯报融媒体记者王鹏
知名专家杨素君:靠“火眼金睛”当好临床诊断“侦察兵”
——记医院CT室主任杨素君教授及团队
说起CT检查、核磁共振,很多人并不陌生,作为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影像检查手段,当身体出现某种疾病时,为了得到更准确的检查结果,就需要借助先进的医学影像。记者见到医院CT、MRI医学影像科主任杨素君时,她正在全神贯注地给患者阅片。在记者看来,要想从几百张黑白影像中发现蛛丝马迹,无异于海底捞针,杨素君主任却说,影像科医生就是“侦察兵”,练就出“火眼金睛”是我们的基本功。
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医学影像科的作用举重若轻,杨素君主任对记者说,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医院里没有哪个临床科室可以离开医学影像科,医学影像的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会直接影响到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确定,它能帮助临床治疗做出精确诊断。“医院医院的领头雁,影像科每天的患者接诊量大约在至人,涉及的病种繁多,我们每天的工作时间从早上上班,直到晚上10点,都有患者排单做检查。”
虽然患者在做完CT或核磁检查后,手中拿到的只有一两张胶片,但其实在检查时,仅一个病灶部位,就会扫描出几十幅或者上百幅图像,所有图像都储存在电脑中,医生要逐一仔细观察每一幅图像,并根据图像提供的参数、序列表现等情况,结合自己的经验,作出综合分析判断,最终才能出具影像诊断报告。这些说起来好像不太难,其实阅片的过程并不轻松,往往一幅图像要盯着看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如果是复诊患者,还要和之前的拍片记录作对比,那样阅片的工作量就更大了,“为了尽快给患者出具诊断报告,很多时候,坐在电脑前,腰酸腿麻,看得眼睛都花了,但我们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表现模糊的病灶点。”杨素君说。
35年的从医经历,杨素君主任早已练就出非常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很多患者慕名找她阅片,听她说一说,心里才觉得踏实。曾经有一位患者,在单位体检中发现肺部有结节,怀疑是肿瘤,患者很年轻,找到杨主任时,情绪非常低落。杨主任通过反复仔细查看患者扫描的近张黑白影像,她发现在一张影像中,患者病灶的边缘部位有毛玻璃样的渗出性改变,结合仔细观察结节部位的颜色变化和密度排列,杨主任认为也有可能是炎症。经过和临床医生沟通,建议患者先抗炎输液治疗。一个疗程的抗炎治疗后,患者再次做CT检查,这时,好消息传来,患者肺部结节变小,炎症逐渐消失。因为这件事,患者和家属对杨主任特别感激,后来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类似这样的事例特别多。杨主任说,医者父母心,患者信任我们,这是做医生的荣耀。
作为科室负责人,杨素君主任非常注重团队的人才培养和建设,杨主任说,医学影像发展至今,CT、MRI设备不断更新,日新月异,影像科医生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扎实掌握好专业技能。术业有专攻,她将团队成员细分成四个专业组,根据人体器官的各个部位,分为股肌组、神经组、心胸组、腹盆组,每个小组的研究方向不同,研究目标具体细化,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专业的服务。不仅如此,日常工作中,她组织团队成员定期召开专题讲座,分析疑难病症,会诊重点案例,参加技术培训和各类学术交流,引导大家勤于思考,积极向上,掌握前沿知识,做有担当的医生,希望大家在不断的总结和学习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们团队52名成员,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没有一人退缩,面对面为患者做检查,零距离为患者做医疗服务,医院交办的各项任务,被评为最美“抗疫集体”。在参加省市级专业技能比赛中,他们多次名列前茅,他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邯报融媒体记者周聪
知名专家李恩君:做一名良医,像战士一样英勇无畏
——记医院普外六科主任李恩君教授及团队
“治病救人,是医者的天职;能做医生,是我的荣幸。”医院普外六科主任李恩君说。已从医27年的李恩君对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使他成为广大患者心目中的知名专家和大家口口相传的好医生。作为医院最新一批青年骨干专家,李恩君曾多次荣获省级、市级各项科技项目荣誉,他所带领的医疗团队连年被评为先进集体科室被评为先进质量管理科室,并在省市医疗技术比赛中获大奖。
采访李恩君主任的过程并不太顺利,前来找他的患者太多,采访几次被打断。记者发现,无论前来的患者有何问题,李恩君的态度都是一贯地好,或耐心解释,指明检查方向;或贴心鼓励,帮患者调整治疗方案。严谨、专业、耐心是李恩君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不为良相,便做良医。李恩君对记者说,做一名良医是他对自己的职业要求,良医除了要具备精湛的医术与品格,还要有悲悯的情怀,因为医生是病人以性命相托的人,面对患者,解救疾患,一定要全力以赴。
外科医生是个需要经常站立的职业,外科的手术多,普外六科开展了普外科传统和微创外科的所有手术,患者多的时候,手术从早上排到晚上,一站就是一整天,精神上还要保持高度集中;而且外科包含的范围还广,遇到急诊等突发情况较多,做外科医生必须要具备强健的体魄和连续作战的能力,要像一名战士,随时做好上战场的准备。李恩君说,多年来,他基本上天天都有手术,有时候五六台手术连着做,在手术室一待就是一整天,如果遇到急重症病人或急诊突发情况,不管是休息日还是凌晨时间,医院处理,遇到病情复杂的患者,一台手术要五六个小时才能结束,虽然工作节奏高强度,但他早已习以为常。
采访中,记者遇到专程来找李恩君主任的市民程先生,程先生熟络地与李主任和科室医护人员打着招呼。据程先生说,他今年67岁,是李主任的患者,现在已经痊愈出院,医院药房买药,所以就想着回病房看看。程先生告诉记者,来住院治疗前,他并不认识李恩君主任,医院手术后,产生了术后“肠瘘”,医院普外六科接受治疗。因为病情严重,入院时他已经是昏迷状态,家里人当时特别着急,甚至都做好了最坏打算。入院后,是李恩君主任和他的医疗团队,多次针对他的病情做会诊、做分析研判,为他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最终采用“双套管冲洗治疗方法”帮助他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24小时不间断观察陪护,还巧用自制的医疗工具,既帮他节省了费用,又达到了最佳的治疗效果。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他的病情逐渐好转起来。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他痊愈出院时,医院大门的。程先生说,能享受到现在的正常生活,多亏了李恩君主任和他的医疗团队。出院时,为了表达全家人的感谢,他制作了25面锦旗,送给科室的每一位医护人员,医院办事,就想着回来看看,见见他的救命恩人。
作为普外六科医疗团队带头人,李恩君说,一个优秀的医疗团队要有过硬的技术、高效的执行力和超强的凝聚力,医者父母心,救死扶伤,为病人着想,这是医护人员最基本的业务素质。普外六科医疗团队目前成员共29人,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成员中有全市卫生系统技能操作冠军,有邯郸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还有“技术状元”“技术标兵”“能工巧匠”。团队多次荣获河北省优质护理示范团队,优质服务工作先进科室、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团队成员创作的科普图文作品和科普视频,不仅受到广大患者的喜爱和好评,还在河北省护理学会科普作品大赛中获奖。一支优秀的医疗团队,要充分调动每名成员的智慧和力量,这样才能让患者享受到最佳的医疗服务。
邯报融媒体记者周聪
推荐阅读来源:邯郸晚报
编辑丨李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andanshizx.com/hdsxw/9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