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这些特色年俗你知道吗趁过年去看看吧

发布时间:2017-7-21 6:59:02 

要说年味儿,没有哪里比乡村的味道更浓了。淳朴乡亲们自已表演的各种节目,皴着小红脸蛋满街跑的孩子,冷冽的空气中混合着鞭炮、泥土和牛粪的味道……想感受这最原始的年味儿吗?那就赶紧来吧。

◆丛台区南吕固乡南吕固村

特色:吕祖文化节

时间:2月5日—2月12日(正月初九—十六)

正月初九至正月十六,在南吕固村将举办第十六届“吕祖文化节”,该活动完全由民间自发组织,每年一届,场面宏大,近年的几届演员和观众都达万人以上。

“吕祖文化节”上将有多个民间艺术团体助阵演出,汇聚民间舞蹈、绝活儿、跑旱船、戏曲、舞蹈、乐器合奏、舞龙舞狮、跑驴、扇鼓、武术、模特表演等各种类型的精彩节目,观众除了观看文艺表演外,还可以参观吕翁祠等景点。

吕翁祠位于南吕固乡南吕固村东北部,占地30余亩,相传唐朝吕洞宾死后葬于此,故名“吕祖墓”,距今有将近多年的历史。

◆肥乡区旧店乡北营村

特色:村民自发的民俗表演

时间:2月9日、25日(正月十三、二十九)

旧店乡北营村是一个民俗味道非常浓厚的村落,村子里有一批热爱民俗的村民,每年春节期间,他们都会自发举办各式各样传统的民俗表演,威风锣鼓、坐扁担、上刀山、拉花车……观赏性极强。同时还有书画表演和鸡年鸡图展,现场还有一些如抹黑、吃犟枣、斗鸡等趣味十足的民间小游戏。

此外,位于该村的地宫地下通道对外开放,内展幅民俗画展。

◆武安上团城乡上团城村

特色:“打铁花”

时间:2月10日—13日(正月十四—十七)晚

“打铁花”是武安上团城乡上团城村一项庆祝新年的传统民间艺术活动,“打梨花”最初是用耕田的坏犁铧或者生铁熔化成铁汁,几个人合作,一人用小勺舀起铁水,甩到空中1米左右,另一人头戴草帽手持特制的木板,顺势将铁水拍打开来,形成一片璀璨的星花,由于铁水在夜空中散落,就像春天的梨花一样耀眼,故也称“打梨花”。

据说“打铁花”的表演是武安补锅匠的智慧结晶。相传清朝时期,很多能工巧匠云集于此村,岁末年初,工匠们凑在一起玩乐。补锅匠们别出心裁,把剩余的铁汁,对空击打,形成了壮观的“梨花”烟火。

◆马头生态工业城马头镇粮市村、邯山区马庄乡张庄桥村

特色:滏阳河灯

时间:2月11日(正月十五)晚

马头和张庄桥一带正月十五放河灯的习俗已流传数百载。年,河北省政府公布邯郸市马头镇和张庄桥村滏阳河灯入选河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滏阳河灯从唐代各家各户单一放河灯,经宋、元两代孕育、传承和发展,逐步演变成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放河灯习俗。明、清两代,河灯文化达到鼎盛时期。

传统河灯一般是在纸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近年来,河灯的制作融合了纸扎、竹扎、剪纸、彩绘、糊裱等多项工艺手法。滏阳河灯已成为马头镇、张庄桥村一带的一大特色文化,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来放河灯、看河灯的群众能达数万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涉县索堡镇弹音村

特色:赛戏

时间:2月11日(正月十五)

涉县赛戏为古老的原始戏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目前在弹音村等几个村流传。涉县赛戏是中国古代戏剧的活化石,反映了戏剧初创时期的原始性。

◆邯郸经济开发区南屯头村

特色:“抬猴爷”仪式

时间:2月15日(正月十九)

每年的正月十九,南屯头村会在村里的齐天大圣寺前举行“抬猴爷”仪式。“抬猴爷”仪式即为了纪念齐天大圣,抬爷用木制轿椅,两边有轿杆,为八抬大轿。打击乐器有牛皮战鼓、铜锣、铜钵、大镲、小镲等五种基本的打击乐器等等。

该村的齐天大圣寺是我国一座古老而神秘的有传统意义的文化遗产,大圣寺何时修建无文献记载,据村民祖辈口传当时唐朝李世民时期香火鼎盛,因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有呼风唤雨的本事,故被人们当作神灵来供奉。

全媒体记者郭晓月图片由各县(市、区)宣传部提供

编辑:韩璞张月炜

赞赏

长按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尰闄㈠摢涓瘮杈冨ソ
鍝噷娌荤枟鐧界櫆椋庢瘮杈冨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ndanshizx.com/hdsms/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更多>>

    最热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