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府小磨香油
大名府小磨香油始创于清绪年间,以芝麻为原料,用石质小磨和独特的传统技艺加工而成,品味纯正,居食用油之首。第一家是南关回民杨殿魁所开,他由作秦行生意改为磨香油。当时他从山东东昌府请来一位磨油师傅。合伙在大名城内西街(与羊市街口相对)开设了一个小磨香油坊。此人善经营生意,除每天走街串户零售香油外,他还天天往板铺、包子铺赊销送油,给各铺立下账册子,定期算账。这样一来,小磨香油在大名逐步普及开来。
丛台酒
战国时代邯郸是赵国的都城,当时建造的“丛台”是赵武灵王饮酒寻乐,观赏歌舞的宫廷御苑。丛台酒由此得名,至今已有多年历史,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游经邯郸,多喜登台览古,饮酒赋诗。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曾在此留下赞美邯郸佳酿的千古绝唱。清代乾隆皇帝于“丛台”行宫饮酒作乐,即兴书下“击鞠呼卢待罗绮,美酒十千醉不辞”的诗篇。
鸡泽辣椒
产于河北鸡泽。肉厚、味香、籽少、色鲜。它含有较丰富的脂肪、蛋白质、辣椒素、维生素A、B、C。其中含维生素C居各种蔬菜之冠,素有菜中“维C之王”的美称。鸡泽椒含水分极少,含油分较多,利于储存和加工。以椒干为原料加工成辣椒油、辣椒粉、辣椒酱等调料,风味独特。
五百居香肠
五百居香肠是河北省大名县著名的汉族传统风味名吃。五百居香肠创业于一八二一年。色泽纯正,条杆匀称,香味醇厚,肥瘦适宜,甜咸兼备,软滑利口,食而不腻,越嚼越香,回味悠长,独具一格。而且经久耐放,就是炎夏酷暑也不腐不蛀。五百居香肠在制作上非常讲究。选料严格精细,用六成瘦的蝉肉,去骨去皮,肠衣不腐烂,为邯郸“八大地方风味美食”。
馆陶黑陶
馆陶位于“齐鲁燕赵”交界之地,是古代名邑,为陶山文化一部分。古代馆陶之名,始于陶山黑陶;现代馆陶出名,亦赖于黑陶。黑陶距今也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陶器中的极品,被誉为“土与火文明的诠释,力与美的结晶”。现代黑陶艺术经过馆陶人的继承和创新,集陶艺、漆艺、镶艺于一身,形成镂空、浮雕、线刻、影雕、彩绘、漆画、镶嵌几大系列,达多个品种。上等的馆陶黑陶具有“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硬如瓷”的特点,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地。
圣旨骨酥鱼
圣旨骨酥鱼是中国的骨酥鱼祖,以邯郸市为中心,逐渐辐射到周边县市,但正宗的骨酥鱼只在邯郸,因为制作正宗骨酥鱼,磁州窑特产砂锅、料窨工艺和核心配方,三者缺一不可。
历史上以“骨酥刺烂、滋补保健”著称,现代则以“鱼绝、味绝、营养绝”被人传诵。最早起源于中国骨酥鱼之乡河北省邯郸市赵家,魏晋时期,由民间传入宫中,北宋初年,被太祖赵匡胤(河北涿州人)颁旨御封,从此尊称“圣旨骨酥鱼”。
从两宋到明清,各部大人都以能吃上一回此鱼为至高荣耀,年毛主席品尝后大加称赞,年,在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的庆祝晚宴上,圣旨骨酥鱼和国酒茅台一起受到日本友人的好评。
涉县黑枣
涉县黑枣,性温味甘,富含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维生素B和维生素E,和磷、钙、铁等微量元素,还有各种营养元素,有补肾与养胃的功效。并对延缓衰老、增强机体活力、美容养颜都很有帮助。所以黑枣被称为“营养仓库”,经常食用可以帮助女性补气养血、维持上皮细胞组织的功效。以及可以暖肠胃、明目活血、利水解毒,是润泽肌肤、乌须黑发佳品。
永年驴肉香肠
驴肉香肠是邯郸市永年县的一种汉族传统名吃,属冀菜系。源于清朝末年,已有近百年历史,是“中华传统名小吃”,作为河北省邯郸市的特产,由驴肉辅以多种香料制成,香而不腻,营养丰富。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ndanshizx.com/hdsdd/68.html